湖北9个项目入选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
湖北9个项目入选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
湖北9个项目入选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湖北日报(húběirìbào)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金维忻
5月25日,中国文物(wénwù)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推介(tuījiè)了100个第十批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,其中,湖北省占9席。分别是:古德寺、平和(pínghé)打包厂、湖北省博物馆、武汉大学人文科学(rénwénkēxué)馆、三线航天066导弹基地旧址(jiùzhǐ)、行吟阁、老虎洞电站、中原军区旧址、洪山体育馆。
古德寺位于(wèiyú)武汉汉口,始建于1877年,1914年至1919年间两次(liǎngcì)扩建,改名(gǎimíng)古德寺。该寺混合了欧亚(ōuyà)宗教建筑的特色,主体建筑融合了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和罗马式天主教教堂的风格,同时融入了印度阿难陀寺的艺术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元素。圆通宝殿的顶部有九座大小不一的佛塔,融合了伊斯兰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的阁(gé)亭(tíng)建筑特色。
平和打包厂位于(yú)武汉汉口,是武汉现存最完整的早期工业建筑之一,也是最早的大型(dàxíng)钢筋混凝土建筑。于2019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,修缮后成为武汉的文创新地标(dìbiāo)。近年被改建为创意(chuàngyì)产业园。
湖北省博物馆一、二期建筑造型结合楚式高台建筑的(de)特点加以(jiāyǐ)(yǐ)创新,屋面以坡顶为基础,在覆斗形的体量上作减法构成。一主两翼的布局,与主入口门楼共同(gòngtóng)形成“楚宫双阙对阳台”的完整格局。以左翼的楚文化馆为序馆,以居中的综合馆为核心,以右翼的编钟演奏馆为结束,流线清晰。文物(wénwù)库房(kùfáng)和主要(zhǔyào)辅助功能设于综合馆底层,与陈列区相对独立。三期扩建工程采用“一轴三区”模式,南区为文物展览大楼,北区建设“三中心”。
邵逸夫先生捐赠的武汉大学(wǔhàndàxué)人文科学(rénwénkēxué)馆,是武汉大学珞珈校园内1949年以后的建设中(zhōng),在传承与创新的协调上堪称最有创建性的一次尝试,如今也是武汉大学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。
宜昌三线(sānxiàn)航天066导弹基地旧址
宜昌三线航天066导弹基地旧址是三线建设(sānxiànjiànshè)的重要历史见证和典型代表,曾是中国(zhōngguó)唯一一个能独立研制生产航天型号全武器系统的三线军工单位。旧址由资料楼、通讯楼、万山厂202厂房和红峰厂426库房组成,总建筑面积(jiànzhùmiànjī)约9000平方米。院内东侧(dōngcè)矗立着著名科技(kējì)工作者王振华的铜像。
武汉东湖行吟(xíngyín)阁取(géqǔ)《楚辞·渔父(yúfù)》中屈原“行吟泽畔(zépàn)”之意命名。阁系钢筋混凝土结构,仿古代砖木建筑形式,四角攒尖顶,飞檐三层,上覆翠瓦。檐下悬郭沫若手书“行吟阁”匾额。阁前竖有屈原的塑像。
老虎(lǎohǔ)洞电站(diànzhàn)位于恩施州来凤县,为引水式水力发电站,发电机房占地189平方米,坝型为浆砌石重力坝。电站由(yóu)拦河坝、引水渠、前池、压力管道、发电机房及配电设施等部分组成。作为(zuòwéi)湖北省首批(shǒupī)兴建的五座小型水电站之一,同时也是恩施州建成的第一座小型水利水电工程,该电站在湖北水电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。
中原军区旧址位于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镇,项目包括中原军区司令部(sīlìngbù)旧址、首长(shǒuzhǎng)旧居、中原军区大会场和周恩来同志与美(měi)蒋代表谈判旧址。1978年,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开设中原军区革命斗争史(dòuzhēngshǐ)陈列室,成为(chéngwéi)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党性教育、强化初心使命的生动教材,也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。
武汉洪山体育馆建筑采用(cǎiyòng)半开敞式布局(bùjú),体现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。馆体坐西朝东,宽面朝阳(zhāoyáng),实墙减少热辐射(rèfúshè),茶色玻璃增强对比。外墙饰以乳白与绿色马赛克,造型简洁、色调雅致。项目由(yóu)李舜华担任工程负责人,1983年底完成设计,1985年竣工,并于1986年1月1日对外开放。2020年曾改建为武昌方舱医院。
当日,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(shìjì)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携手北方工业大学等(děng)学术团体,在国内多家(duōjiā)建筑设计研究机构协作下举办“守护传承 阐释创新——第十批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暨(jì)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”。
湖北日报客户端,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,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(de)政策解读、新鲜的热点资讯、实用的便民(biànmín)信息,还推出了掌上读报、报料、学习、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(tèsè)功能。
湖北日报(húběirìbào)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金维忻
5月25日,中国文物(wénwù)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推介(tuījiè)了100个第十批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,其中,湖北省占9席。分别是:古德寺、平和(pínghé)打包厂、湖北省博物馆、武汉大学人文科学(rénwénkēxué)馆、三线航天066导弹基地旧址(jiùzhǐ)、行吟阁、老虎洞电站、中原军区旧址、洪山体育馆。
古德寺位于(wèiyú)武汉汉口,始建于1877年,1914年至1919年间两次(liǎngcì)扩建,改名(gǎimíng)古德寺。该寺混合了欧亚(ōuyà)宗教建筑的特色,主体建筑融合了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和罗马式天主教教堂的风格,同时融入了印度阿难陀寺的艺术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元素。圆通宝殿的顶部有九座大小不一的佛塔,融合了伊斯兰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的阁(gé)亭(tíng)建筑特色。
平和打包厂位于(yú)武汉汉口,是武汉现存最完整的早期工业建筑之一,也是最早的大型(dàxíng)钢筋混凝土建筑。于2019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,修缮后成为武汉的文创新地标(dìbiāo)。近年被改建为创意(chuàngyì)产业园。
湖北省博物馆一、二期建筑造型结合楚式高台建筑的(de)特点加以(jiāyǐ)(yǐ)创新,屋面以坡顶为基础,在覆斗形的体量上作减法构成。一主两翼的布局,与主入口门楼共同(gòngtóng)形成“楚宫双阙对阳台”的完整格局。以左翼的楚文化馆为序馆,以居中的综合馆为核心,以右翼的编钟演奏馆为结束,流线清晰。文物(wénwù)库房(kùfáng)和主要(zhǔyào)辅助功能设于综合馆底层,与陈列区相对独立。三期扩建工程采用“一轴三区”模式,南区为文物展览大楼,北区建设“三中心”。
邵逸夫先生捐赠的武汉大学(wǔhàndàxué)人文科学(rénwénkēxué)馆,是武汉大学珞珈校园内1949年以后的建设中(zhōng),在传承与创新的协调上堪称最有创建性的一次尝试,如今也是武汉大学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。
宜昌三线(sānxiàn)航天066导弹基地旧址
宜昌三线航天066导弹基地旧址是三线建设(sānxiànjiànshè)的重要历史见证和典型代表,曾是中国(zhōngguó)唯一一个能独立研制生产航天型号全武器系统的三线军工单位。旧址由资料楼、通讯楼、万山厂202厂房和红峰厂426库房组成,总建筑面积(jiànzhùmiànjī)约9000平方米。院内东侧(dōngcè)矗立着著名科技(kējì)工作者王振华的铜像。
武汉东湖行吟(xíngyín)阁取(géqǔ)《楚辞·渔父(yúfù)》中屈原“行吟泽畔(zépàn)”之意命名。阁系钢筋混凝土结构,仿古代砖木建筑形式,四角攒尖顶,飞檐三层,上覆翠瓦。檐下悬郭沫若手书“行吟阁”匾额。阁前竖有屈原的塑像。
老虎(lǎohǔ)洞电站(diànzhàn)位于恩施州来凤县,为引水式水力发电站,发电机房占地189平方米,坝型为浆砌石重力坝。电站由(yóu)拦河坝、引水渠、前池、压力管道、发电机房及配电设施等部分组成。作为(zuòwéi)湖北省首批(shǒupī)兴建的五座小型水电站之一,同时也是恩施州建成的第一座小型水利水电工程,该电站在湖北水电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。
中原军区旧址位于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镇,项目包括中原军区司令部(sīlìngbù)旧址、首长(shǒuzhǎng)旧居、中原军区大会场和周恩来同志与美(měi)蒋代表谈判旧址。1978年,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开设中原军区革命斗争史(dòuzhēngshǐ)陈列室,成为(chéngwéi)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党性教育、强化初心使命的生动教材,也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。
武汉洪山体育馆建筑采用(cǎiyòng)半开敞式布局(bùjú),体现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。馆体坐西朝东,宽面朝阳(zhāoyáng),实墙减少热辐射(rèfúshè),茶色玻璃增强对比。外墙饰以乳白与绿色马赛克,造型简洁、色调雅致。项目由(yóu)李舜华担任工程负责人,1983年底完成设计,1985年竣工,并于1986年1月1日对外开放。2020年曾改建为武昌方舱医院。
当日,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(shìjì)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携手北方工业大学等(děng)学术团体,在国内多家(duōjiā)建筑设计研究机构协作下举办“守护传承 阐释创新——第十批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暨(jì)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”。
湖北日报客户端,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,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(de)政策解读、新鲜的热点资讯、实用的便民(biànmín)信息,还推出了掌上读报、报料、学习、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(tèsè)功能。


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